-
首页
-
文化
-
史海
古人的自责之道 圣贤路也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语出自《养正遗规》卷下。意思是:对待别人要宽厚,对待自己要简约;要求自己要严,要求别人要宽。
唐朝的韩愈在《原毁》中曰:“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意思是说,古代的君子,责备自己总是很重、很周全、很严格;对别人很宽容、很平易、不苛求。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就不会放松、懈怠。对别人宽容而平易,别人就心情舒畅,愿意做好事。
《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躬:自已本身。责:责备,责问。厚也就是责。多责备自己,少责备他人,那么就会远离怨恨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一件事情出现纰漏时,正人君子总是先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且愿意挺身而出去承担它、弥补它。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倘若能奉行“君子自责”的道理,就离安定祥和不远了。
唐太宗罪已吞蝗
《左传》古称“禹、汤罪己”。据中国学者萧瀚根据《二十五史》进行的统计显示,中国历史上共有79位皇帝下过罪己诏。多发生在水火旱疾疫之灾时,也有临城下之时。“罪己”,就是帝王责怪、自省自己的“口谕”。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查看禾苗,看到有蝗虫,捉了几只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太宗要把蝗虫吞下去。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真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然后就把它吞了。从此蝗虫不再成灾。
唐太宗贞观年间,百姓安居乐业,民风纯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监狱里基本没有什么人,一年到头没有一个死刑犯。
缪彤自挝 得以齐家
汉朝缪彤,字豫公。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双双去世,兄弟四个人同住在一起,缪彤是长兄,要照顾三个弟弟。他虽是一位读书明理之人,然而长兄要教育弟弟是很难的,身为父母教养自己的子女都很不易,更何况为兄的呢?
汉朝缪彤,字豫公。。他在幼小年纪的时候,早已没有了他的父亲。兄弟四个人同住在一起。等到后来各自娶了妻子,这些妇人就要请求分家产,已经有好几次了。甚至于屡次有争闹的言语发生。缪彤听见了很感愤叹息,就关了门。自己打着自己说道:缪彤呀,你一向主张修身谨行,要学圣人法则,要去齐整世道风俗,为什么不能够去正了自己的家庭呢。他的弟弟们和那几个妇女听到了,就都在门外叩着头、谢了罪。从此以后,他们一家的男男女女。就更加敦好和睦了。
诗曰:缪彤化弟,闭户自挝,诸妇谢罪,得以齐家。
李文耕评论说:“骨肉之间,无责善之理。”父子间是这样,兄弟间更是如此。缪彤能反躬自责,使弟弟、弟媳们人人知悔,从而更和睦友爱。“可知天地间除自责自尽外。更无道理矣。”
“责人则以仁,自责则以义”
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仁义法》曰:“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就是说要施“仁”于人,存“义”于心,多责备自己,少苛责别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吕氏春秋·举难》曰:“故君子责人则以仁,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仁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难为非则行饰。”所以君子责人就用“仁”,自责就用“义”,用仁责人对方就容易满足,容易满足就会得人心。自责用义就难以做错事,不做错事则行为就有所修饰。
《汉书·杜周传》:“归咎于身,刻己自责。”意思是说,把过错归于自己,对自己要严格要求。相反,“好责人者,自治必疏。”此语出自清代申居郧《西岩赘语》。
清代的王日卓《今世说》在说,“但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如果一整天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这绝不是圣贤之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