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经典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剧照。(网络图片)
因1982年拍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角而成名的六小龄童日前表示,他不反对影视作品“再创作”,但绝不推崇乱创造。他强调要想再拍好《西游记》只有八个字:忠于原著,慎于翻新。
2016年正值猴年,一提起“猴”,多数中国民众会联想到1982年拍摄的经典作品《西游记》。中国大陆媒体报导,曾经扮演1982年版美猴王的六小龄童,近日担任系列动画电影艺术总监,他在出席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举行的发布会时坦言,“近些年我看到过很多版本的《西游记》,我不反对别人改编《西游记》,但无论怎么改动,西游文化精神不能变,不能胡乱篡改。”
在中国,“西游文化”经久不衰,被观众津津乐道。不过,为了迎合部分观众,一些影视作品将《西游记》改编成荒谬的爱情故事。例如,有个版本加进孙悟空与白骨精谈恋爱的镜头,互称“空空”和“精精”。
六小龄童认为,将《西游记》改成爱情小说是对不起祖宗的行为。“这种胡编乱造的电影放映次数越多、票房越高,危害就越大。我们要为小朋友着想,我不希望下一次再有小朋友问我,孙悟空到底交了几个妖精女朋友。”
同时,他强调,想再次拍好《西游记》只有八个字:忠于原著,慎于翻新。
不少人赞同六小龄童的说法。有人表示,《西游记》表现的是修炼文化,讲的是唐三藏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八十一难的修炼故事,有很深的内涵,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中国传统经典名剧被胡乱改编,恰恰反应出现代人类对原著的含义知之甚少。孙悟空是个求道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惩恶扬善,妖精阻挡唐僧取经,想吃唐僧肉,孙悟空怎么可能与妖精谈朋友呢?这种随意篡改《西游记》原著的做法是在破坏传统文化,也是在误人子弟。
近年来大陆文艺界乱象丛生,中国实力派演员陈道明曾指出,影视作品不应该一味追求收视、票房,不断进行炒作,导致“文化失觉”。“我们从艺者要永远记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首先要有基本教养:包括家庭教养和社会教养。”
陈道明表示,剧本创作和影视制作的内容非常重要。编剧作为创作源头,需要自我文化约束,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要有基本价值判断。而作为演员,在表演中哪些该演,哪些不宜演,应该考虑对下一代孩子有怎样的影响。
陈道明认为,一部作品的播出,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大陆十多亿影视观众。因此我们应该去思考,自己的作品到底给观众留下了多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