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风云


第十二集  王霸殊途(六)

晋惠公做国君做到第四年的时候,晋国发生了天灾。晋国老百姓就没有吃的。当时晋惠公一回国以后,就杀了很多大臣,做了很多不义的事。到第四年的时候,国家开始闹天灾,他就到秦国去,请求秦国借给他粮食。当时秦国有一个将军,叫做丕豹。丕豹就跟秦穆公说,不能借给他粮食,这是一个没有信义的人,我们应该趁着他们国家闹饥荒的时候去打他们。百里奚站出来了,他说,晋国的国君得罪了我们大王,晋国的百姓有什么罪?如果他们闹了饥荒,我们应该去赈济晋国的百姓。
秦穆公真的是有王者之风,他听从了百里奚的建议,于是大开仓库,从汾水、渭水和黄河三条水道,从秦国的都城雍(现在的陕西西安),向晋国的都城绛(现在的山西省曲沃县),运送粮食,同时陆路也在运送粮食。三条大河,包括陆地上的车、船,首尾相接800里,把秦国大量的粮食运到晋国去,历史上称为泛舟之役。很有名的一件事情。

秦穆公用了这么多的粮食,做了这么大的牺牲,不计前嫌去赈济晋惠公。第二年,秦国遭灾了,而晋国那边大丰收。秦穆公说,今年我们遭灾了,我们向晋国借粮食,至少把去年我们借他们粮食要回来。于是就派了一个大臣到晋国,去跟晋惠公商量。晋惠公一看秦国遭灾了,立刻说,这是攻打秦国的一个好机会。这个人以怨报德、丧心病狂,就准备出兵去攻打秦国。秦穆公大怒,立刻起兵迎战,双方是在韩原交战,这也是一个历史上很有名的战役,叫韩原之战。

在韩原之战中,秦穆公当时的兵少,粮食也不足。在战争初期,秦国失利,秦穆公被晋国的士兵包围起来了。就在秦穆公非常危险的时候,突然冲过来300个野人。那个时候住在都城里边的人,叫做“国人”;都城以外的,叫做“野人”。出了300个野人,他们也没有穿秦国士兵的衣服,拿个大砍刀逢人就砍,武功非常高,奔走如飞,就把晋兵给杀散了,把秦穆公救了。

秦穆公问他们是谁,野人说,我们是来报恩的。秦穆公说,什么恩情啊?原来几年以前,秦穆公有一次丢了几匹非常好的马,就派官吏去查。一查发现,这几匹马被这些野人给吃了,在郊外生了火烤马肉。当时官吏就要把这些人抓起来,以正刑法。秦穆公说,我怎么能够因为马,去杀那么多的人呢?我听说吃了好马的肉,如果不喝酒,人会生病的,去送他们好酒让他们喝。所以秦穆公不但没有杀掉这些人,还送他们酒。这些野人知道之后,非常感动,这一次他们是来报恩的。所以秦穆公这种王者之风,也给自己多了一条出路。这些野人也不受封赏,再拜而去。不但他们救了秦穆公,而且他们把晋惠公,就是晋国的国君也抓起来了。

这样一个丧心病狂的小人,秦穆公怎么对待他的呢?秦穆公以诸侯之礼接待他,而且还把他放回了晋国。晋惠公回去之后,也觉得很没面子,或者是说他也觉得很惭愧,于是他就答应秦国,真的就把河西这8个城,割让给了秦国。

所以秦穆公也是得河西,靠的是“德抚而力征”,他既有道德感化,也有军事胜利。而商鞅是怎么得的西河呢,这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你会看到就是,百里奚他走的是王道。

旁白:从这四个百里奚的故事,大家可以看到百里奚的人品。看穿了晋献公假途灭虢之计,是他的智;贫穷的时候不到晋国做官,是为忠;推荐有才能的朋友蹇叔,并使他位居自己的上面,这是义;富贵不抛弃自己的妻子,相堂认妻这是不忘本;劝穆公赈济晋国的饥民,这是仁;至于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朴,就像赵良说的,热天不打阳伞,累了不坐车。秦穆公在百里奚的辅佐下,吞并了西面12个戎国,把中原的文化也向西域传播。同时他由于这些戎国的加盟,使得他的国力大大的增强,又因为他靠德抚而力征,得到了西河地区,把秦国的国境拓展到了黄河的边上,这也为秦国后来争霸天下,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340年,商鞅趁著魏国打了败仗的时候,去进攻魏国,再一次夺回了西河地区。因为这个地区中间又被魏国的吴起夺回去过。那么公元前340年,商鞅再一次把西河地区抢到了秦国。他当时正好是趁著魏国刚刚战败的时候,魏国太子被俘,也死了一位还算能打战的将军,这样秦国才有了可趁之机。那么魏国当时是怎么战败的呢?那个死掉的将军又是谁呢?请看下集,《孙庞斗智》。谢谢。

1 . 英文对照赏析

2 . 笑谈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