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雅彬
宋朝画家苏汉臣所绘〈长春百子图〉童子蹴鞠。(维基百科)
世界杯的主角应该是满场飞的足球。数万乃至百万观众目不转睛盯着它的飞行轨迹,为其落点欢呼或叹气,在90分钟里堪称世界焦点。
古代“毛丸”
早先的足球以皮为外衣,中间塞满毛发。《索隐》称“鞠戏以皮为主,中实以毛,蹴鞠为戏也”。
西汉杨雄在《法言》中称 “捖革为鞠”,革自然是皮革。东汉《风俗通》称“丸毛谓之鞠”,只是说足球是个毛球,没有说清具体构造。
大致说来,古代足球的表面由动物皮或者经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制作,以结实和轻便为要,填充物主要是毛发,极有可能是动物毛。
唐朝出现了充气足球,称之为“毬”。据记载,“气之为毬,合而成质,俾腾跃而攸利,在吹嘘而取实。
尽心规矩,初因方以致园,假手弥缝,终使满而不溢。”一针一线完全出自手工缝制,从方形逐渐调整成圆球状,里面注满空气,使球体轻盈而富有弹性。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中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描写球踢得高过天上的飞鸟。足球具备了如此良好的弹性是足球运动巨大的进步,也是足球设计和制造不断改进完善的证明。试想,如果球体塞满布帛或者干草而非充气,几乎相当于实心球,即便球员的功夫深、脚力猛,足球也很难高飞。
足球轻盈化,使得女性能够加入到足球运动。唐人康骈写的 《剧谈录》中,提到唐代民间女子踢球本领。“过长安城胜业坊北街时,春雨初霁,有三鬟女子,可十七八,衣装褴褛,穿木屐,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
女孩梳着高高的发髻,穿着木屐,绝非女汉子,更非球僮,偶遇踢飞的足球,竟能上前飞脚踢回场地,而且技法高超,将球踢得几丈高,真是高手在民间。
弹跳游走的唐宋足球
发展到宋朝,足球更加讲究。程大昌《演繁露》说,“今世皮毬中不置毛,而皆砌合皮革,待其缝砌己周,则逐吹令满之,气既充满,鞠遂园实”,足球内部完全由皮革缝制,皮革经过专门处理,至少有火烤和水泡两道程序,使之具有较强的柔韧度,是为“所谓‘火中燖了水中揉’者,故其皮宽而能受气也。”
据《宋朝事实类苑》记载,还有用动物的尿脬当做内胆制作足球的,“今所作牛彘胞,纳气而张之,则喜跳跃,然亦有不同。”南宋陈元靓说,“十二香皮,裁成圆锦”,“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密砌缝成,不露线角”,“香皮十二,方形地而圆象天。香胞一套,子母合气归其中”,“正重十四两”。将经过硝制处理的皮子裁剪成12块,细细缝制,绝对不能露出线头,内置充气球胆,二者合二为一,构成14两重的足球。
宋朝一斤16两,600克左右,14两大约500克,与现在国际足联规定足球介于420到445克之间的重量十分接近,古人的智慧和能力真让自诩科技领先的当代人吃惊。性能良好的充气足球在人身上弹跳游走,轻盈、流畅,给人美的享受。
《水浒传》关于高俅的球技如此写道,“这气球一似鳔胶粘在身上的,端王大喜”。假使换成汉代的实心球,沉重、凝滞地滚压身上,恐怕高俅很难博得宋徽宗的喜欢。(文章来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