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短片《酥油灯》法版海报
第五代导演叱诧风云的年代里,“奥斯卡之痛”似乎是每年一次的例假。几年之后,产业风云变幻,大家转而更关心每年的票房大跃进,之前的“例假”在票房狂躁症面前无足轻重,这几年也近乎“绝经”。大家从先前的获奖期望到提名期望,甚至这几年只会偶尔问问选送了哪部电影,心态平复倒也没什么不好。也恰在此时,一部华语血统的《酥油灯》忽而出现在奥斯卡的最佳提名名单当中,作为一名影迷兼球迷,似乎同昨日国足亚洲杯提前出线有着某种类似的心境。不过细想起来,这种相似心境对于《酥油灯》是不够公平的。
胡伟《酥油灯》在奥斯卡的入围,实则也并未让我觉得意外。只是这部我印象当中2013年的作品,来到2015年的奥斯卡,在时间概念上略微有些“穿越感”而已。这同《锤子镰刀都休息》、《棉花》、《犴达罕》前几个月出现在金马奖上的感觉是略微相似的,只不过奥斯卡更像是个巨型的金马奖。金马对于内地独立作者电影的迟到关注,既是回归电影本体的应有之义,也是对内地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工业在质量上萎靡不举的一种基本回应。而奥斯卡对于《酥油灯》的“发现”,虽有些“迟到”,但它最终发生也算是件值得庆幸之事。
《酥油灯》虽仅为15分钟的短片,但其筹备加制作时间却花费了2年之久。自2013年入围戛纳的影评人周单元后,相继也入围和受邀参与了诸多其他重量级电影节,包括在华语区,获得2013年金马最佳短片以及2014年的香港电影节的新秀火鸟奖等。2013年该片同样入围了内地资深的第十届中国独立影像展,胡伟本人也亲临了它在CIFF的展映交流。在交流环节,胡伟特别提及了他的“短片观”,强调短片本身作为平行于长片,而非沦为长片跳板的身份。而更早于2009年,胡伟带着他在法国完成的“作业”《没有你在》,参与了内地另外一个资深的纪录片电影节——2009云之南纪录影像展-春分,作为一部带有“搬演嫌疑”的“纪录片”,在当时的纪录影展上也引发不少创作理念上的争议。但总体上,这部关于在法华人生存状况的纪录片在情感上获得了当时大多观众的喜爱。
源于2008巴黎艺术展上的迈克尔-纳什摄影作品《华沙1946》的启发,《酥油灯》全片以一个固定机位,六场照相场景组合完成,有着极强的控制力及形式感。也印证着胡伟本身所追求的当代艺术语言系统。对传统文化、异文化在当下处境的关照,并且在全球化语境下给予呈现,影片的背景符号,留有着非常宽泛的阐述空间。影片中,藏族村落日常生活零碎细节对于宏大政治符号背景的消解,在我看来是该片最为惊艳之处。而相较于早先的《没有你在》,追踪置身法国异文化的中国非法移民的日常处境,这种“异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境遇主题,《酥油灯》有着作者关注议题的某种延续性;而从搬演式到装置感,则有着胡伟自身电影语言系统的渐进演变。
目前,《酥油灯》在豆瓣网上的评分高达惊人的8.1分。在“国际微电影节”遍布神州大地的时刻,坚持为短片创作正名的胡伟,凭《酥油灯》入围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这个喜讯如同几声响亮的耳光,它比国足亚洲杯出线的欢呼声,更加让我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