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民买房的惨痛教训(5)


在房价、股价一路高涨,日本经济一片繁荣的90年3月27日,日本银行出台了《控制不动产融资总量的通知》,这一《通知》被后来称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发火点”,房价、股价掉头下跌。当年8月,日本银行又把短期贷款利率上调到6%。更有甚的是92年大藏省又出台了地价税,让已经一蹶不振的不动产业更是雪上加霜,高端百货业因其店址位于城市最繁华的地段,每年0.3%的地价税竟然超过商品利润的20%,地价税对房价的抑制力可见一斑。

日本政府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金融政策,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政策会导致楼市、股市大跌。那么,在楼市、股市已经开始暴跌的92年,大藏省为什么还要出台地价税,让不动产业丝毫得不到喘息的机会呢?

有不少人认为:90年之后的几年,日本政府一连的经济政策把日本经济推入不能自拔的“泥潭”,让整个日本经济出现“空白”的十年(90年中期-2000年)。

准确地说:不是90年的政策有问题,而是85年日本全面开放不动产市场,寄希望通过不动产来让日本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政策有问题。在不动产市场全面开放的85年-89年,日本以及世界的变化让日本政府清楚的看到了85年所犯这一政策错误的严重性。90年以后的政策不过是对85年所犯错误的紧急更正。

让我关注有关日本泡沫经济的诸多论说,并认可上面的这种论断,还得从和吉田的一次聊天说起。

每次和吉田一起去施工现场,他都会以“一早儿,稍微喝了点儿”为借口,躺在车上看漫画。这次,他上车就坐到了驾驶位上,我觉得挺奇怪,猜想他一定有什么事儿。还真是,刚进东京不久他就下了高速,在东京市区内狭窄的小路上绕来绕去,非常熟悉的把车停在了一栋30多层的公寓旁边,让我稍等他一下。

我下车在四周转了转,心里琢磨:这可能就是吉田买的公寓,这种地段的住宅不会便宜,看来吉田在泡沫时期真发了不少奖金。

过了十几分钟,吉田回来对我说:“一来这里我就心烦,安全第一,拜托了”。他这是又打算躺旁边看漫画了,他很随便,和他说话也就比较直来直去。

我一边开车一边问他:“这是你买的公寓?”

“是。”

“这里真是东京不错的住宅专用地,离地铁站很近而且还很安静。”

吉田一听很得意:“那当然,当时交了定金来抽签的人是总套数的20倍。”

“你真够幸运的。”

“幸运谈不上,我没有抽签,咱们公司是这栋公寓的投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