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银元研究(十五)
话说袁世凯银元之中有一种非常罕见的有签名的样币。现时的市场价MS60的为9000元,而MS63的为15000元,如果MS65的,那就要看买卖商价了。它的特征为签字L,Giorgi位于正面右侧约下30度左右。字母稍为微细,如果取用十倍放大镜,就可发觉其凸印工整生动,虽细但丝毫不遗。以前曾听闻有凹印的样板,但不见其物,不可轻信,数年前曾于一位美国钱币商的藏集中欣赏一枚,印象之中的品相不全美,因有清洗的痕迹,或者忽略精心保护,钱币与护套互相磨擦而引起的,不管其始因是什么,但其后果就是在十倍放大镜之下可看见丝丝的牛毛纹,非常可惜;罕珍宝物视为泥,乃因华物不得其尊重;不得其价;比及数千数万的摩根银元,焉能及其左右?
见得袁世凯银元多了,就会觉察到它的品种特别复杂,如果要每个品种都找一个代表作,那就遇到不少问题,其一要考虑品种的分类,那就要研究早期,中期,后期及不同年份的丝毫变化,其二要考虑,在同一个品种之中,是怎样去挑选一个可作代表性的样板,其三要考虑到虽然版别在印造时间上有前后的分别,但有时翻新旧版,在版色方面的变化可能出现了重复或不连接的情况,针对这些,在排列之时,常在推测印造时间的问题上互相矛盾,再者加上当时有不少造币厂参与印造,从而使整个问题更加复杂化。
袁世凯流通使用银元不同年份的有不同的肩袒装饰。其主要分别在于线纹的数目及排列顺序,例如三年的左右数量不等的凸凹线纹,发展到九年的有次序的左两组及右两组,每组多为三条凸线即四条凹线,而每组之间的距离约等于线纹组的宽度,然后到十年造的单一左右线。究竟浅纹的排列,是不是出于设计者的原意呢?还是由于印造技术上的问题而演变出来的呢?尚无定论。
话说袁世凯银元可作收藏或投资之用,有几个力据,其一,本身的银质及重量符合世界标准,即成色90%银与重26.7克。其二,可评为第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发行量最广泛最得平民百姓信赖的流通使用货币。其三,袁大头在外国(例如美国)的欢迎度也很高,经常在美国的钱币新闻出现。其四,也可说是聚以上几点而得出的袁大头的著名度相当高。其五,所有一切有利因素造就了庞大的世界市场。最后袁世凯银元的走势应运而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