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聂隐娘》唐传奇中的正义侠女
2015年5月13日至5月24日在法国坎城举办的第68届坎城影展,台湾导演侯孝贤筹备了7年,在2012年开拍,并于2014年杀青的电影《刺客聂隐娘》荣获最佳导演奖。〈聂隐娘〉是一篇唐传奇,收录于裴铏所著《裴铏传奇》中的名篇,内容隐含了对魏博节度使“虽曰藩臣,实无臣节”的不满,也寄托了惩奸除恶的愿望。唐传奇内容
唐德宗贞元年间,魏博节度使手下大将聂锋有个女儿,叫聂隐娘。她10岁时,有个尼姑来聂锋家化缘,见到隐娘十分喜欢,便对聂锋说:“请将女孩交给我,让我教导她。”聂锋生气地斥责了尼姑。尼姑说:“将军就是把她藏在铁柜里,我也能偷走她。”夜里隐娘果然丢失了。聂锋四下寻找,始终不见踪影。夫妻俩每当想起隐娘,只能相对而泣。
失而复得隐娘归来
5年后,尼姑把隐娘送回来,告诉聂锋:“我已把她教成了,你领走吧。”说完,尼姑便忽然消失了。一家人悲喜交集,问隐娘这些年学了什么,隐娘说:“只是读经唸咒,没学别的。”聂锋不信,一再追问。隐娘说:“说真话,恐怕你们不信。”聂锋说:“你只管实说就是了。”
于是,隐娘就谈起自己的经历。她说,被尼姑带走后,来到一个宽数十步的大石洞里。在这里教她轻功、剑术、隐蔽行动等奇特武艺,并命其刺杀不义之人,尼姑将其训练成杀人不眨眼的刺客。
磨镜的年轻人
聂锋听后非常惊惧。以后,夜里隐娘便不知去向,天亮才回来。聂锋也不敢再问,但已不怎么喜爱她了。某天,家里来了一个磨镜的年轻人。隐娘跟父亲说:“这个人可以做我的丈夫。”聂锋不敢不答应,就把她嫁给了磨镜人。她的丈夫只会制镜,没有别的能耐,聂锋就供给他们衣食。
过了几年,聂锋死了。魏博节度使听说聂隐娘有异能,就将她留在身边。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魏博节度使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和,便让隐娘去刺杀刘昌裔。
刘昌裔能预知客来
刘昌裔能神算,知有刺客前来,就对府中的武将说:“明天一早到城北,会看到一对夫妻,各自骑着白驴和黑驴。来到城门口,你就对他们作揖说,我想见他们,所以远来恭候!”武将领命而行,如期遇到隐娘夫妇。夫妇俩说:“刘仆射(仆射是官名)果真是神人。不然怎么洞晓我们要来?愿意拜见刘公。”
刘昌裔接待了他们,隐娘夫妇说:“我们有负仆射,罪该万死!”刘昌裔说:“二位不要自责,各为其主,人之常情。我和魏帅没什么不同,希望你们留下,不要有疑虑。”隐娘明白魏帅不如刘昌裔,拜谢道:“仆射左右没有帮手,我们佩服您的神算英明,愿意到这里来。”
剪发为信翦精精儿
刘昌裔问她需要什么,隐娘说:“每天只要二百文钱就够了。”刘昌裔便答应了。后来,一直不见她们的驴子,偷看了他们的布袋,才发现其中有两只纸驴。
过了一个多月,隐娘对刘昌裔说:“魏帅不知我留在这里,必会继续派人来剌杀您。今夜您剪下一绺头发,用红绡系好,我送到魏帅枕旁,表示不再回去了。”到了四更天,隐娘回来报告:“信送到了。后天夜里,他将派精精儿来行刺,到时,我会想方设法杀他,请您不必担忧。”刘昌裔豁达大度,毫无畏色。
那天夜半,果有红白两面旗子,在刘昌裔周围飘来飘去,好像在相斗。许久,只见一个人从空中落下来。隐娘出来说:“精精儿已死啦!”隐娘又说:“后天,魏帅必会派妙手空空儿前来。空空儿能从空虚进入幽冥,他的法术谁也看不透。这回要仰仗您的福份了。请您用于阗玉围住脖子,盖好被子,我会躲到您的肚肠中听候动静,此外没有别的去处了。”刘昌裔依计而行。
到了三更,刘昌裔听到脖颈上当啷一声,响声十分尖利。隐娘从刘昌裔的嘴里跳出来,向他庆贺:“您没有危险了。空空儿好比雄鹰,一击不中,就展翅高飞了。用不了一更光景,就到千里之外了。”细看那块美玉,刀痕有好几分深。以后,刘昌裔对隐娘越发厚礼相待。
寻访高人隐娘辞去
唐宪宗元和八年,刘昌裔入京朝觐,隐娘表示要寻访高人修道,不愿继续跟随,只请求给丈夫一份挂名的差事,此后便不知去向。后来,刘昌裔死在任上,隐娘骑驴至京城,于刘氏灵前大哭后离去。
刘昌裔的儿子刘纵,在唐文宗开成年间,被任命为陵州刺史,赴任时在四川栈道上遇见了隐娘,面貌还跟当年一样。她对刘纵说:“你将有大难,不该到这里。”说著拿出一粒药丸,让刘纵服下。又说:“明年赶紧弃官回洛阳,才能逃脱灾祸。我的药只能确保你一年内无忧患而已。”
刘纵不太相信。但送给隐娘一些丝绸,隐娘一概不收,只是飘然而去。过了一年,刘纵不肯辞官,果然死在陵州。自此,再没人见过聂隐娘了。
后记
在这部片子里面的人物,侯导为他们做了非常大的变动,那个变动是很有味道的,简单说明一个武功高强的刺客,当她日复一日,在一次杀人之后动了慈悲之心,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到别人的生活,和要求她出这任务的师父所说的内容不太一样的时候,她就有点犹豫了。
就像她的师父事后指责她说:“妳就是还有仁人之心,所以成不了大器。”但她不为所动,她说:“我就是要跟你告别,我也不再替你执行任务,即使你要取我的性命,我也认了。”“但你动手,我就会还击,会抵抗的。”最后隐娘选择放下跟丈夫磨镜少年离开,这时镜头拉开了好远、好远。这幅美的画面也让人陷入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