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传迁通州  缓解首都压力

【看中国记者黎紫曦综合报导】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即将正式破局?近期不断传出“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搬迁地址在通州潞城东小营附近!”

根据香港文汇网援引权威渠道获悉,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将于今年10月1日前全部东迁至通州区,稍后将正式公布具体搬迁方案。报导称,北京市召开会议部署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而通州副中心建设,是最关键的任务之一。

据报,除了政府部分,北京部分医院、大学以及央企总部等也将迁出北京市核心区,北京城六区拟减少15% 左右的人口。北京和天津或实现同城化管理。据称,北京市政府迁往通州后,将纾解首都非核心区功能。

此外,《南方周末》6月12日亦刊出名为〈“北京”搬离北京?官方回应:以权威发布为准〉的文章,内文提到多位北京市直属机关的公务员表示,收到要搬往通州的通知。一位在北京市规划系统工作的公务员透露,有可能搬,因为“领导是这么和我们说的”。

随后,中国大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往实地查询,在潞城镇东小营村服务中心的玻璃门上看到一条重要通知,“当地已经开展对本村农业户籍人口的信息采集工作”。东小营村工作人员也回应,周边几个村已经完成登记,拆迁工作组即将进驻,“这几个村是政府预留地,北京市政府下属部门可能要搬过来,2017年入住。”

事实上,北京市政府迁往通州的传言早已流传。2004年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曾圈出11个新城,其中要求重点发展通州、顺义、亦庄3个新城。当时有规划的专家们建议,通州建设新的中央行政办公区,打造北京“副中心”。

而细心的市民近来也不断发现,北京市政府计画搬迁的“蛛丝马迹”,包括由城区至通州的广渠路二期工程已经开始加速施工等。关于北京市政府机关搬迁的具体地点,更有民间传言指,将位于通州潞河镇地铁6号线附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认为,北京城市中心面对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高密度集聚等问题,使得城市正常态的功能运行出现障碍。因此,北京城市功能重新启动定位窗口,是个好的开始。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则认为,北京政府东迁是有助于缓解目前北京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不过,现在优质公共资源如名校、名医院等都集中在市中心,如果不能合理分配到其它区域,那还是没有解决问题。

据悉,今年5月21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发布北京人口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底,北京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五环外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1%,共有1,097.9万人。

而中国大陆媒体的一项《北京人口到底有多可怕》预估,四环以内的常住人口至少有692.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