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结婚成本30年增千倍

【看中国记者管欣薷综合报导】大陆的结婚成本30年来增长数千倍,越来越多年轻人“婚不起”,有些人只得啃老,另一部分人则选择裸婚。
近年来,“结婚钱父母出”已成为很多新婚夫妇应对巨额花销的首要选择。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半新人结婚费用的20%至60%来源于父母资助;其中更有14%的新婚青年,其结婚消费的80%至100%靠父母资助。
有网民感慨:爷爷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只用了“半头猪”,而我结婚却要了爹娘“半条命”!也有网民指出:“当结婚逐渐成为一种奢侈,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惕和反思。”

中国各时期结婚成本
20世纪70年代:一名刘老先生说,总体来说生活平淡简朴,结婚的成本就更低了。那时娶一个媳妇基本也就是老三样儿(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而房子基本就是和家人一起住。
20世纪80年代:张女士说,那时结婚也很简单,电器大三件儿,摆上10桌婚宴,送上几床被褥,打上几件家具就过门儿了,整个婚礼也不过几千元。未改变的依旧是房子,一家人仍住在一起,不过有少数人脱离父母而单过。虽然和公婆住在一起偶尔会有摩擦,但80年代多数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房子发愁。90年代已进入了商品房时代,不过由于人均工资并不高,多数人依旧是有心无力。90年代初期有不少公司已有了分房的待遇,部分工作人员可以分到房子。
90年代的婚礼更提高一个档次,讲究家具电器、婚车、首饰,连婚宴也不像从前的仅仅几桌,讲究排场。买房结婚的想法在人们潜意识里形成,而90年代的商品房价格也比现在低不少,以北京为例,90年代郊区住宅价格仅仅为千元每平米。

21世纪的结婚成本有了天差地别的变化:现在在北京购一套80平米的房子,以均价20,000元计,就需要160万。加上装修、家电家具、轿车、婚礼花费、蜜月花费以及恋爱期花费,共计202.8万元。以男方家庭30万资产和年薪6万计算,讨一个北京中等条件老婆的成本=男方倾家荡产,男人要不吃不喝工作28.8年。

之所以裸婚,是因为“房太贵命太薄”,无数人感叹房子已不是普通人能住得了,房价更不是为巿井小民而的,加上物价飞速上涨,养车和养房的成本加在一起,一般人很难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