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球》 宋瓷迎黄金期 有望再涨十年?(下)
《风向球》 宋瓷迎黄金期 有望再涨十年?(下)文/钟华
宋瓷魅力无穷
宋代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一位著名的美国学者曾经说过,由于宋朝艺术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现代品位,宋代瓷器、绘画、书法和丝织品无一不传递出有节制而不失驾驭能力,微妙而不失洗练的韵味。
北宋是瓷器大发展时期。此时中国陶瓷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在中国古代瓷器中,宋代堪称瓷器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汝、钧、官、哥、定等“五大名窑”为代表 的宋瓷,温婉含蓄的釉色、风姿绰约的造型、美轮美奂的装饰技艺,是后世难以超越的丰碑。宋瓷以五大名窑领衔,龙泉、耀州、吉州、磁州、建窑等南北窑厂纷繁并立,各竞风流。有的釉色夺目,有的以刻工取胜,有的则开创了后世瓷画的先河。 推动陶瓷业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宋瓷以其器形优雅、釉色纯净、图案清秀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无论从质量还是品种来说,宋瓷都堪称中国瓷器中最顶尖的代表,宋代的青瓷、白瓷、黑瓷以及釉下彩绘都当之无愧为个中极品。
虽然宋代窑口众多,但是宋瓷的存世量却非常稀少。其原因在于,从隋唐到宋代,我国一直流行瓷器外销,宋代出口的瓷器遍及亚洲的东部、南部、西部和非洲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而国内存留的数量有限。此外,在宋代并不流行将瓷器作为随葬品,这也导致现今出土文物中,宋瓷并不多见。
物以稀为贵,宋瓷的珍贵在于它的稀少,比如汝瓷烧造时间非常短,只有二十年左右,大约是宋徽宗的崇宁五年(1106年),往上推至宋哲宗的元佑元年(1086年)。这二十年中汝瓷受命于天子,有令则烧,无令则停,时烧时停,一直作为贡品为皇室所拥有。
整体上看,宋瓷在收藏界所占的比例相比其它瓷器少得可怜。宋瓷的地位与数量使它成为收藏界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在收藏界,宋瓷代表了瓷器收藏的顶尖水准。无论其稀有程度、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宋瓷显然都要超过明清瓷器。然而,与明清瓷器相比,宋瓷却陷入了价格扭曲的“怪圈”,其市场价格与明清瓷器相比明显偏低。
多年来,明清瓷器受国际市场影响,一直以来都是拍卖场的宠儿,成交价格也普遍高于宋瓷5~10倍。经常可以看见明代的青花瓷瓶、清代的粉彩瓷瓶在海内外拍卖场上拍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但一只宋代青瓷瓶价格却不过几十万元,显然,这存在严重的“价值倒挂”现象。
同时,市场对宋瓷的认识也相当有限,宋瓷为单色釉、器形古雅,追捧的人少。这导致其暂时无法成为收藏市场的活跃成分,其价值被严重低估。
针对这种情况杨静荣说。起初大家都喜欢图案漂亮的,比如粉彩、五彩、青花,价格被哄抬得很快。杨静荣认为,玩陶瓷的人入门也往往是从青花瓷开始,再到色彩斑斓的粉彩瓷,再到比较耐看的明清单色釉,最后才是最考工夫的宋瓷。从近年来的收藏潮流来看,宋瓷的市场热潮应该在最近几年内能够形成。
宋瓷再涨十年
针对此轮宋代瓷器的火爆,市场给出了明显两个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这是艺术品市场大鳄的“做局”,也有的认为是价值的回归,但无论是哪种原因,中国的收藏界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的市场总是被国际市场牵着鼻子走。而不能引导世界潮流?
从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走势来看,往往是某一拍品在国际市场获得追捧后,国内公司才跟风而至,缺乏市场的主动性和判断力。特别是从瓷器的拍卖市场来看,前两年到海外投资的中国新贵们往往追捧的纹饰复杂的清代彩瓷,与此相反的是,海外的收藏巨头,如“玫茵堂”等则纷纷在抛出这类品种。而近期宋代瓷器的火爆,则大大超出了许多藏家的预料,特别是有了众多收藏大鳄的加盟,更使得不少藏家准备进入收藏宋瓷的“大军”。
现在,宋瓷价格已经稳步上涨,拍卖场上也不断创下新高。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宋瓷升值空间还远未发掘。宋瓷相比受到过分追捧的明清瓷器来说,还是收藏中的潜力股,今后上扬的空间更大,目前仍是建仓良机。但同时,由于宋代官窑瓷器在市场上已经不易见到,因此民窑瓷器也开始逐渐为一些收藏爱好者所青睐,且由于民窑瓷器目前的价位普遍不高,其升值空间更加看好。
市场看好宋瓷,有望再涨十年?收藏界、拍卖界、艺术界、考古界的有识之士和人们在参与其中的同时也将拭目以待。
其实,无论是宋代瓷器,还是明清官窑,其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正像有关专家说的那样: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符合自己偏好的审美价值,而不是追求表面的浮华。随着市场越来越理性,这两年国内艺术品市场上,真正一些艺术价值含量高的、传承有序的、确真无疑的精品,其价格一直在攀升。不盲从、不跟风,从自己的审美出发去选择艺术品,这无疑是国内藏家与海外大家之间最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