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风云之东周列国
第八集吴越争霸(三)
在“仁”下面就是“义”。什么叫做义呢?“义”字在字典中的解释就是“应该”,就是一件事情应该去做。那么一件事情到底应不应该做,凭什么来判断?君子和小人,在这方面是有分别的,叫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从道德来判断一件事情应不应该做,小人是从利益出发来判断一件事情应不应该做,这也是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分别。
儒家的“义”,指的是如果一个事情,在道德上应该做,就应该全力去做,简单的说就是“为做而做”。一件事情不考虑它是否能够做成,首先在道义上它是应该做的,那么就竭尽全力去做。那么如果一个人竭尽全力去做了,仍然没有把一件事情做成呢,孔子就把这样的情况归为“天命”,也就是说是天的意旨。
孔子的一生就是对“仁”、“义”、“知天命”等思想的实践。他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动、政治大动荡的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周游列国,像苏格拉底一样逢人必谈,他希望君臣父子都能过上有道德的生活,但是却没有什么人真正采纳他的主张。尽管他碰了很多的壁,吃了很多的苦,但孔子从不后悔,因为他做这件事情就是出于“义”,是一种道德上的考虑,是“为做而做”,而至于说结果,《论语》上有一句话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意思就是说君子要出仕做官,是为了推行自己的理想,至于说这个理想在社会不能实现,我早就已经知道了。
所以孔子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尽管他知道他不会成功,却仍然竭尽全力去做。这里边所讲的“天命”这种观念,就是指天的意旨,或者说是宇宙的规律,或者说是神的安排,那已经是超出孔子控制之外的事情了。
很多人认为相信天命,会让人消极。如果从孔子对“义”和“天命”的解释,我们就会看到,相信天命不但不会让人消极,反而会让人豁达。正因为在孔子的心目中,没有做成和做不成这一说,只要自己尽力去做,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所以这样的人,他的心中就永远没有忧虑,因为他不会为结果而萦怀,所以孔子又说“君子坦荡荡”。因为不会为了结果而感到忧虑,所以孔子又说“仁者不忧”。
孔子认为懂得了“义”和“天命”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因为他出于道义做事,而对于结果如何毫不萦怀,所以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孔子一直到50岁的时候,才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刚才我谈到,孔子在讲述自己一生的时候,他说“吾五十而知天命”,而在这时候,孔子开始了另外一种爱好,就是攻读《易经》。因为我们知道《易经》,就是讲宇宙运行规律和人事变化的一本书。孔子晚年的时候喜欢读《易经》,“韦编三绝”,就是过去都是用竹简写的书,然后是用牛皮穿起来,孔子翻《易经》,把穿这本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三次。
孔子曾经向老子学习,他对老子是非常非常的尊敬的。关于儒家和道家的关系,将来我们如果有机会再进一步探讨。
孔子的一生是非常坎坷的,他小的时候家里边很穷。所以孔子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就是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儿,也管理过放牧牛羊的工作。
孔子他的身分是“士”。大家知道在春秋战国年间,社会地位最高的是周天子。周天子下面是诸侯,诸侯下面有大夫,大夫下面有士。这四个阶层是贵族阶层。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只有贵族是可以受教育的,也就是说孔子作为一个士人,他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比士更低一级的就是庶民,他们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的。而孔子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主张,叫做“有教无类”,就是我不管你出身到底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你交学费,孔子就教你。所以孔子促成了学术的下移,打破了过去学在官府的传统。过去的学术是由官府来垄断的,而孔子把学术,或者是说对学问的探讨普及到了整个的社会。所以很多人认为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平民教育家,这样的看法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旁白:公元前484年,孔子的弟子子贡出使齐、吴、越、晋四国,改变了五个国家的命运,此次吴国伐齐救鲁,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吴王夫差的争霸之心也更加迫切,作为前朝老臣,一直将越国视为心腹大患的伍子胥,是如何评价这次胜利?勾践又是如何战胜,这强大的吴国呢?
夫差讨厌伍子胥是由来已久的。在吴越战争时,伍子胥就曾阻止夫差和勾践讲和,然后伍子胥又阻止夫差释放勾践,又阻止夫差营建姑苏台,又阻止夫差接受西施,现在又阻止夫差伐齐,凡是夫差做的事情,伍子胥一件也不支持。所以说夫差对伍子胥最后已经讨厌到忍无可忍。在勾践厉兵秣马、准备报仇的时候,夫差为了向中原争霸,频繁的对外用兵。按照《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记载,公元前489年夫差讨伐陈国,公元前487年伐鲁,485年伐齐,484年再次救鲁伐齐。这一次在夫差出兵之前,伍子胥阻止他说,齐国是疥癣之疾,就相当于皮肤病,而越国是心腹之患,一定要把越国的问题先解决了,再去征伐齐国,否则我怕大祸马上就要临到吴国的头上。夫差当时大怒。他说老贼,竟然在我要出兵的时候,说这样不吉利的话!按照古人的说法,老而不死叫“贼”,从夫差这种说法上呢,我们看出夫差已经有了杀死伍子胥的心。就在夫差准备动手的时候,伯嚭倒是把夫差给拦住了。伯嚭并不是不想杀伍子胥。他对夫差说,伍子胥人是前朝的老臣,曾经为我们国家立下那么大的功劳,如果你要杀他,对大王的名誉是非常有损害的。伯嚭说,我现在有一个好主意,你写一封非常傲慢的信,去辱骂齐国的国君,派伍子胥做信使送到齐国去。读了这封信之后,齐简公一定会大怒。我们藉他的手杀伍子胥,不是很自然吗?
于是夫差就写了封信,派伍子胥送到齐国。伍子胥在临行之前,把他的儿子叫过来。他的儿子叫伍封,跟他的儿子说,吴国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你跟我一块去齐国。于是伍子胥就带了他的儿子伍封到了齐国。当把国书交给齐简公的时候,齐简公果然大怒,就准备下令杀伍子胥。齐国的一个大夫叫鲍息,他是齐国以前非常有名的相国鲍叔牙的后代。鲍息就跟齐简公说,如果你要杀死伍子胥,就中了吴王的计,他就是借刀杀人,所以你不如对伍子胥好一点,给他很重的回礼,然后再写一封同意决战的书信让他带回去,就可以了。
鲍息为什么讲这个话呢?因为鲍息跟伍子胥本来就是好朋友。伍子胥到鲍息的府上去拜见鲍息的时候,鲍息问伍子胥吴国的国政怎么样了,伍子胥低着头流眼泪,一句话都不讲。等伍子胥哭完了之后,跟鲍息说,我想把我的儿子托付给你,能不能由你来照顾他?于是伍子胥就把他儿子的名字,从伍封改为王孙封,就是不再姓伍,就留在了齐国。而伍子胥自己拿着信,就回到了吴国。
购买《笑谈风云》DVD,请访问http://zhangtianliang.com/shopping,或致电202-449-9480。在线观看部分视频http://www.ntdtv.com/xtr/gb/prog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