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邱少云”官方报导中的十四大疑点 3
2015-05-02

八、邱少云执行甚么任务?有没有带武器?

邱少云携带的武器或者器械出现在官方的报导中,有冲锋枪、爆破筒、大钳子、还有小锹。有的是相互否定的。他执行的任务,有说是爆破任务,有说是冲锋杀敌,有说是剪除敌人的铁丝网。邱少云遗体下压着子弹袋手雷袋,还是冲锋枪,还是爆破筒?

版本1:“天明了,391高地在秋风撕开的浓雾中,清晰地显现出来……邱少云伏在土坎的后面,在集训队学到的常识使他比其他战士多了些伪装方法和舒适。他用小锹把两条腿的位置各斜出两条浅沟,这样使两腿有了些下垂,不至于因为地面的平直而使浑身不舒服。更妙的是,他还把靠近脸的地面掘出一个小坑,在坑里面垫上了厚厚一层毛巾,坑旁边是几只红辣椒和生姜。”
(《当年战友回忆邱少云牺牲经过》,师永刚,人民网党史频道。)

人民网同一篇文章《还原邱少云牺牲时的壮烈场景》前后描述都不一样:

版本2:“据曾是他的同班战友、时任9连炮排排长的郭安民介绍,391高地进攻战结束之后,指导员王明世和战友李士虎见到牺牲的邱少云的遗体,被烧得焦黑,人体已经萎缩,冲锋鎗还紧靠在身旁,身体下面仍然紧护着子弹袋,以免引起爆炸。”
(《还原邱少云牺牲时的壮烈场景》,王万明, 人民网党史频道,2012年10月12日。)

版本3:“据曾纪有回忆,邱少云当时携带的是一把大铁剪,任务是发起进攻时,待我方炮击延伸后,首先在前面剪开敌人的残存铁丝网形成通道,让小组的爆破手顺利冲上前去炸毁敌人的残存碉堡,消灭敌人的机枪火力点,以利部队发起冲击。”
(《还原邱少云牺牲时的壮烈场景》,王万明, 人民网党史频道,2012年10月12日。)

这里“邱少云”自己说要完成“爆破任务”。

版本4:“火舌爬上了邱少云的脊背……他断断续续地对身边的小李低声说:‘看来,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你去完成吧!’说著,他竭尽全力把身下的爆破筒向小李推了过去。”
(《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人民网党史频道。)

但邱少云的排长曾纪有力排众议,说“当时邱少云并没有带武器,只拿着把大钳子”。

版本5:“有一天,他听到了邱少云的事迹,这便是人民日报刊登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他的战友邱少云被授予了特等功臣的称号,作为排长的曾纪有感到很欣慰。”

“在这篇文章里,他开始注意到描述邱少云的一些误差,如说邱少云身上背着爆破筒,其实当时邱少云并没有带武器,只拿着把大钳子,他的任务不是冲锋杀敌,而是扫除铁丝网障碍。他不知道是谁提供这些材料的,因为他与战友们已失去了联系。部队也没人知道他活了下来。”
(《文史精华》2005年第5期,作者:秦兴旺、杜明礼,原题:《邱少云的排长说邱少云》。)

下面两段中,邱少云使用的冲锋枪分别出现在北京海淀区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兰州军区的邱少云烈士纪念馆。记者在网站上还查到了新华社记者拍摄的陈列在博物馆的邱少云那把“冲锋枪”。

版本1:“邱少云牺牲前使用的冲锋鎗现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邱少云是怎样牺牲的?》,蒋廷玉,人民网党史频道,摘自《解读抗美援朝战争》,解放军出版社。)

版本2:“一支被烧成炭黑色的冲锋鎗。枪托被烧得绽裂开来,像是要渗出鲜血。”“这支枪存放在兰州军区某旅的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内。这是邱少云烈士牺牲时压在身下的枪。”
(《邱少云——纪律重于生命》,范炬炜,人民网党史网,来源:《解放军报》。)

疑点之八:邱少云在战场上执行的任务是爆破还是扫除铁丝网障碍,还是冲锋杀敌?他携带的武器/器械是下面哪一种或几种:冲锋枪,爆破筒,大钳子,小锹?邱少云遗体下压着子弹袋手雷袋,还是冲锋枪,还是爆破筒?党媒的报导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越是重要的情节,说法越乱。至于邱少云的冲锋枪,更是出现在两个博物馆。

如果邱少云带着爆破筒或者冲锋枪和弹药,大火烧了半小时,能不爆炸吗?如果他的排长曾纪有说的是真的,即邱少云没有带武器,只带着大剪子,那么上面摆在博物馆里的冲锋枪是怎么回事?英雄纪念像到处是邱少云拿着他牺牲时用的冲锋枪,那也都成了笑话。
责编: Lisa

上一篇: 军方连发12道军令引猜想 军报释信号

下一篇: 传中共党校点名批江泽民的“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