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年是如何拜年的
2016-02-13

拜年是古老习俗。过年期间,读者不妨也跟亲朋好友拜个年,以联络感情。若不方便登门拜访,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工具,稍个问候短信,在寒冬中也足以慰藉人心呢!

按我们的习俗,过年的时候,亲友间要往来拜年。据说,拜年的习俗和“年兽”的传说有关。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凶恶怪兽叫“年兽”,每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伤害人畜。为了驱逐“年兽”,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把“年兽”吓得逃走,不再危害人们。

第二天,人们庆幸打败“年兽”,于是敲锣打鼓,互称“恭喜”,据称是“拜年”的由来。

官方的拜年仪式

官方正式的“拜年”仪式隆重。古代朝廷都有元旦朝会,举办正式的拜年仪式。

自汉代以来,每年的新年元旦,不但京官从七品以上要参加,而且各地地方上的太守、通守以及驻守地方的留守、副留守等大臣通通都要赴京朝集。

各朝各代的元旦朝会都是规模盛大,到了清代后排场更大。清代皇帝在元旦朝会结束后,接着就在太和殿设宴。每次宴会大约要设宴桌200张,羊有上百只、酒有上百瓶,参与宴会的人更是将近千人。

至于过年时官员之间的相互走动必不可少,包括多人参加的团拜。

清朝时的团拜范围很广,按参加者的范围来分:有官场同僚间的团拜,有亲戚朋友间的团拜,也有老乡之间的团拜。

从外地来京做官,可以参加同乡间的团拜活动。它就好比大学里的老乡会,当过年想家时,能够彼此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也能缓解思乡之情

家族亲戚拜年 维系情感

拜年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等吉祥的话语。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是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无甚过多礼节。

古代的贺年卡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当时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飞帖”等于是现在的贺年卡。

这习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

贺年卡在宋代称为“手刺”、“门刺”,明清称为“寸褚”、“红单”,其实都是指拜年帖。古时交通不便,过年又很忙碌,加上亲戚朋友太多,不能一一登门拜年,送拜年帖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南宋人张世南记载说,每逢过年,“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那些在外地为官的士大夫,过年前都会派遣仆人,带上贺年卡给京城的长官拜年。

宋朝送贺卡的趣闻

不独在外为官者热衷送贺年卡,其他士大夫也是如此。与张世南差不多同时代的周密说:“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欲以为常。”

另一位南宋人周辉也纪录了宋人过年送贺卡的习俗:“正至交贺,多不亲往。有一士令人持马行,每至一门喊数声,而留刺字以表到”。宋朝人拜年,多半不会亲自登门,而是叫仆人带着贺卡,骑着马,挨家投帖,每到一家大门口,大喊几声“某某某来拜年了”,然后留下贺卡就走了。

由于宋朝流行送贺卡拜年,当时便发生了一桩趣事:上面提到的周密,他有个表舅,叫吴四丈,生性滑稽,不拘小节。有一年过年,因为家中仆人都有事情忙,抽不出人手去送贺年卡。

吴四丈再不拘小节,这送贺卡的年数也不能省了。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际,恰好友人沈子公派了仆人来拜年。吴四丈一面接待沈家仆人,一面漫不经心取出沈家的贺年卡来看,发现沈家要拜年的人家,都是自己的亲友。吴四丈心里一动,想出了一个馊主意:请沈仆喝酒,然后偷偷将沈家的贺年卡都换成了自己家要送的贺卡。

沈仆不知情,饭饱酒足之后,匆匆告辞,往其他各家投帖拜年去了,其实送出去的都是吴家的贺年卡。后来吴四丈将此事告诉了沈子公,把上回换下来的一大束沈家回帖还给他。两人哈哈大笑。

明清往来交错的拜年景致

到了明代,拜年帖已经走进普通人家,拜年帖也越来越精致。有的拜年帖用红绫(一种红色丝织品)制成,上面撒赤金形成文字;有的拜年帖所用的材料是整幅织锦,上面的吉祥话语是预先织成的。

明朝文人文征明有一首〈贺年〉诗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贺年卡。

明朝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遇黠仆应门,则皆却而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

意思是说,明朝的京城人从正月初一开始拜年。老百姓之间拜年,多出于真心诚意;那些京官就不同了,派人到处投送贺卡,如同散发小广告,不管认不认识,只要看到是权贵的府宅,就上前投送拜年帖,有时候,送贺卡的仆人还因此吃到闭门羹。

清朝人褚人获也说:“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大是可憎。”清朝人过年,也是连平日在路上见了面也不相识的人,也要给他送一张贺年卡。

拜年、送贺卡从古流传至今,历朝各代或有所不同,却都饶富趣味,有时看来似乎有点流于形式,但也体现出中国人重情重义的一面。

过年期间,读者不妨也跟亲朋好友拜个年,以联络感情。若不方便直接拜访,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工具,稍个问候短信,在寒冬中也足以慰藉人心呢!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因失智 重力波发现关键人物无法共享荣耀

    下一篇: 情人节最不该忘的是孩子!这些知识一定要让他们知道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