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读连载] 上山打老虎(下)
文王教育子女的第五堂课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九三爻【文王说】:(猎户们顺着猛兽的足迹找到它的洞穴,在门口等待猛兽归来。)此时天下起了大雨,路面变得泥泞,猎户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更需要耐心等待,(因为此时猛兽如果回来避雨,则完全不具有攻击性,不再那么凶猛了,正好是捕杀的最好时机。过了许久,)猛兽终于蹒跚而来。
象曰【周公说】:(天下起了雨),猎户们在猛兽洞口的泥泞的山地里等待(捕杀它),猛兽不知道来自洞外潜藏的灾害,因而没有丝毫防备。是猎户们要捕猎而招来了猛兽,只要谨慎小心,在捕杀猛兽时就不会失败。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六四爻【文王说】:猎户们见到时机成熟,同时将铜矛等武器投向猛兽,将其捕杀,猛兽被铜矛刺中,鲜血从伤口喷涌出来(在挣扎中死去)。
象曰【周公说】:猎户们在一场血肉的搏斗中将猛兽刺杀,凶猛的野兽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而顺从的任凭猎户们的摆弄。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九五爻【文王说】:猎户们高高兴兴的抬着捕获的大猎物(猛兽)回到自己的部落等待摆酒宴庆祝,同部落的人欢天喜地,非常吉利。(饮酒既可以为猎人们去除寒气又可以壮威)。
象曰【周公说】:猎户们大摆酒宴庆祝是非常好的,君子应当以中正之德(款待每一位族人)。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上六爻【文王说】:正当猎户们和族人进入房子(洞穴)饮酒吃肉进行庆祝时,突然之间又来了一群不曾被邀请的客人(其他部族的猎人),主人恭敬的主动邀请他们参加酒宴,共用大餐,这样就会非常吉利。
(如果给他们冷遇,在那时由于纣王荒淫腐败,连年战乱,百姓食物紧缺,这些猎户就会为了生存而抢夺食物,展开杀戮,而主人给予盛情款待并与大家分享食物,这样就会避免一场争斗,还会进一步得人心,从而扩大自己的捕猎队伍。)
象曰【周公说】:不速之客的到来(令猎户们的食物变得不太充足),但主人的热情好客,与大家分享盛宴的胸怀却会令不速之客非常感动而最终获得吉祥的结果。客人虽然不当其位(来得不是时候),但对主人来讲,失去的是部份食物,而得到的却是更多人的感激和拥护。
【文王寓意】:
文王为武王讲述团队合作、等待时机和饮食宴乐之道。本卦通过一个围猎和分享盛宴的小故事,讲述了捕杀大猎物需要等待时机的重要性和主动邀请不速之客共同饮食宴乐以得人心的道理。
文王暗示,要推翻暴虐的殷纣(将纣王比作野兽),必须要广交天下围猎者,壮大实力,并需静候时机成熟,等到纣王身心疲惫、众叛亲离、失去防备之时,号令天下围猎者(各路诸侯、志士同人)共同捕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