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创两年新低

贬值压力巨大 央行推重大宽松措施 基准利率降0.25%
【看中国综合报导】3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度逼近跌停位,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513,较上一交易日6.1475中间价下调了38点,自2014年11月10日以来首次跌破6.15关口,创近29个月新低,中间价续贬至近4个月低位。

热钱流出超2万亿
2月27日,据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从贸易差额、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入、境外上市融资等几方面的增量,以及外汇储备增量两者之差得到热钱流出净额测算,2014年热钱流出3,194亿美元,约2万多亿元人民币。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成为新常态,人民币面对巨大贬值压力。
李雪松认为,适度的贬值,顺应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中国稳定出口,当然人民币贬值的幅度不可能很大,因为受制于“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2015年9至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审核是否将人民币纳入SDR系统。
2月28日,中国央行宣布,从3月1日起将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与存款的基准利率均下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去年11月以来中国央行第三次重大的宽松举措。《华尔街日报》报导认为,中国央行看来开始急于放宽货币,这是担忧中国经济的迹象。
上述报导指出,本月初将发布今年1月和2月的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2月的CPI,中国央行显然不会等到形势恶化再行动,上周降息暴露了中国央行的紧迫感。至于为何如此紧迫,报导提到,上周末公布的2月中国百城住宅均价再次下跌,同比下跌3.84%、环比跌0.24%,较1月加速下行。这让人对房产市场复苏减少了信心。而且,中国治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还会压制各省市的基建支出,拖累经济增长。
人民币兑美元创新低
3月3日,据路透财经网显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早盘继续在跌停板附近徘徊,并刷新逾28个月低点,中间价则连续第三日走贬至近四个月低位。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3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513,较上一个交易日6.1475中间价下调了38点,自2014年11月10日以来首次跌破6.15关口。
2日盘中,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最低点一度达到6.2740元,距6.2743的“跌停位”仅3点,这也是中国新年后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第4日逼近跌停。收盘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下跌34个基点报6.2730,跌幅为0.05%,刷新上一交易日6.2696低位元,创下近29个月以来新低。
据第1财经网,香港2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出现明显下行趋势,人民币离岸汇率一度触及6.3022,成为自2012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准。
对于香港地区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更为明显的波动幅度,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称:“香港离岸市场对于基本面的反应比较敏感也更加市场化,政策变化、数据发布、重要讲话等都会使离岸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但总体而言,香港人民币汇率价格仍然是围绕着境内价格而波动,不会脱离。”
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降低
在人民币连续逼近跌停位的情况下,市场此前单边看多人民币的想法已经不复存在,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变,市场主体持汇意愿上升,商业银行结售汇数据连续出现逆差。
数据显示,2015年1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116.48亿美元,自2014年9月以来已连续5个月出现逆差。
业内人士认为,在同期人民币对外贸易顺差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结售汇逆差数据表明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降低,持汇意愿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