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违约致银行接连“踩雷”
2017-12-01

接二连三的央企、国企债务违约,凸显中国债务危机。(Fotolia

【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近期,中国大陆地方国企丹东港集团的一纸债券违约公告引发关注,该集团的巨额银行贷款违约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债务违约风险已经逐渐蔓延,接二连三的央企、国企债务违约显中国面临一场债务危机。


中国辽宁省东部的大型港口运营企业丹东港集团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有息债务负担重,短期支付压力较大,债券“14丹东港MTN001”因未能按期兑付本金,出现了实质性违约,违约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下同)。


据估算,假设丹东港集团所有这些贷款立即划归不良贷款,则相关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因此平均上升2个基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将比三季度财报所示水平下降4个百分点。


上述相关银行分别是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而根据丹东港集团2017年年中财务报告,截至今年630日,其共获得包括这7家银行在内,共计15家银行的贷款授信。授信额度累计达346亿元,其中210亿元已被使用。


截至20176月末,丹东港有息债务总余额371亿元,其中一年以内到期的有息债务为170.9亿元。业内人士认为,一旦该集团的债券发生交叉违约,违约影响或波及上述各大银行。


追溯丹东港集团2016年财务报告可以发现,从2016年起该公司的债券募集资金用途情况均明确为用于偿还公司债务,属于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墙”,即借新债去偿还旧债。


债务违约的风险已经从资金实力较弱的民企蔓延至国企,接二连三的央企、地方国企债务违约显中国面临一场债务危机。尤其国企进入了“借债、还债、借更多的债、还更多债”以维持运营的恶性循环,债务违约风险激增,违约后如何处置成为一个难题。例如,自去年3月以来,东北特钢集团10次违约、未能偿还总计71亿元的企业债,导致这家企业的1911名债权人和它打了一年的官司。


在业内人士看来,央企和地方国企或将成为信用债市场最大的“雷区”,众多的金融机构将接连“踩雷”。今年5月,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公司(Moody’s)近20年来首次下调了中国的信用评级。穆迪表示,降级反映穆迪对未来中期中国偿还债务实力削弱的预期,表现在债务占经济比例的快速上升和经济增速的放缓。


北京长江商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李学楠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债台高部分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四万亿经济刺激,当时八成左右的投资都是由国企和央企完成的,且这些项目大多通过信贷的扩张进行。


政府向金融体系释放的流动性令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相形见绌,自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已超过了世界其它地区之和,截至10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余额高达165.34万亿元。尽管美国的经济体量世界第一,但是中国的货币流通量比美国还多出了70%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将会持续下降。穆迪公司宏观经济理事会主席艾琳娜·达格尔(Elena Duggar)表示,按照目前的模式,如果中国要把经济增速维持在6-6.5%的范围里,那么再过三到四年,中国债务GDP的比例就会超过全球任何经济体。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亚马逊或会并购梅西百货?

    下一篇: 美国拒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中美不公平贸易格局或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