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观星术破译神的警示
2020-07-13

文︱青莲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有神传文化之说。灿若星辰的华夏古文明中,观星术被视为“离神最近的科学”,古人认为,世间的吉凶祸福,上天都会通过星象的变化,预先给人类警示。

中国古人对星空的探索,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先秦时期的古人就已经将满天星斗划分成群,并一一取名。

西元前270年前后,三国时期吴国的太史令陈卓统一了全天星官,编成具有283个星官、1464颗恒星的星表,史称“陈卓定纪”,这一体系成为后世观测星象的基础。

西元600年前后,隋代一个法号为丹元子的隐居者,按照陈卓所定全天星官的布局,将此前流传的星官知识重新整理,做了一首认星歌谣〈步天歌〉,至今流传。

古人观星,除了制作星象图之外,还通过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断定人间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古人认为,上天若对人类有所警示,就会在星象上表现出来。“离神最近的古科学”是古代皇家天文机构“司天监”的职责,除了确定时间、颁布历法、计算日、月食等,还须观察天象所预示的吉凶,以提醒天子顺应天命。在占星术中,最为星象学家和帝王们所顾忌的就是“荧惑守心”,这被认为是大凶的天象。在《汉书‧天文志》中记载:“荧惑为乱、为贼、为疾、为丧、为饥、为兵,所居之宿国受殃。”荧惑即火星,星象家认为,当火星运行到“心宿”附近,即“荧惑守心”时,就是涉及皇室社稷兴亡的征兆,轻者天子要失位,严重者就是皇帝死亡。《史记》也记载:“荧惑星守之,则有水之忧,连以3年。”
《吕氏春秋》记载,宋景公三十七年(西元前480年),当夜空中出现了“荧惑守心”的凶险天象后,星象家子韦告诉了宋景公三种办法可以解此灾祸:一种是把灾厄转嫁宰相;一种是把灾厄转嫁百姓; 一种是转嫁五谷收成上。宋景公是个仁君,他不愿意伤害他人,更不愿让无辜的平民百姓和“年岁”来作替罪羊,宁愿自己承担一切祸殃。

子韦赞叹说:“现在主公至心发出为人君的三种仁爱、宽厚的言论,必然感应天心,荧惑星必会有所移动。”

果然,宋景公的仁德慈悲感动了上苍,奇迹出现了,子韦是夜再观星象,发现火星迅速离开了心宿。

宋景公不但保住了社稷,还被上天延长了21年的寿命。

而4百多年后的汉成帝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后汉书中记载:“建安18年,岁星、镇星及莹惑俱入太微。”那一次的火星降临事件,被多人看见。

汉成帝,就是那个宠幸与杨贵妃齐名的赵飞燕的皇帝。绥和二年(西元前7年)时,天穹中又一次出现了“荧惑守心”,身边的星象家让他将天象显示的凶险移祸给丞相翟方进。

汉成帝没有宋景公的仁慈,在严斥翟方进没有尽力辅助自己,罗列了一大堆罪状后,随即下诏让他自己“审处焉”逼他自尽。但嫁祸于人的汉成帝并未因此逃过“劫难”,翟方进死后只过了一个月,他就暴病而亡,驾崩了。而西汉王朝,也在十多年后,被王莽篡灭。

《魏书‧崔浩列传》说,崔浩精通玄象阴阳,长于道学。北魏明元帝时,有一年,太史上奏,“在匏瓜(星名)五星之中的荧惑星,忽然不知去向。依照推占常法,这是国家危亡的先兆。”明元帝拓拔嗣大惊失色,连忙召集众硕儒商讨对策。

崔浩却胸有成竹的说:“荧惑星一定进入后秦。”群臣不屑,认为人怎么可能知道天上星星的去向。

两个多月后,荧惑星真的出现在后秦上空,而这一年,后秦发生大旱,池水干涸,谣言四起,国人不安。

一年后,后秦灭亡。北魏朝堂满朝上下,无不佩服崔浩的精妙神算。

不过崔浩后来因进言北魏太武帝兴道教灭佛教,令佛教门徒遭到残酷迫害而惨遭报应不得善终。现代人认为观星术不过是古人故弄玄虚,应验了也只不过是巧合。

其实中国古代观星术经历了几千年传承与无数朝代更替的检验,其中的玄奥非普通人能懂。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印加文明中的未解之谜    

    下一篇: “三人两小 太阳离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