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笔谈:至若发肤不可毁伤
2019-07-23

【原文】
至若发肤不可毁伤,曾子常以守身为大;待人须当量大,师德贵于唾面自干。

【注释】
发肤:头发和皮肤。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的学生。量大:气量宽大。师德:即娄师德,唐朝郑州人,武则天时曾入朝为相。唾面:吐口水在人的脸上。

【语译参考】
至于身体、头发和皮肤,受之于父母,不敢随意毁伤,所以曾子以守身为大事;待人接物应当要宽宏大量,唐朝的娄师德认为要忍耐,即使别人将口水吐在自己脸上,也不该当面擦干,应任口水自动干了。

【读书笔谈】
大家都很熟悉,都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那么为何古人认为对身体发肤的保护如此重要呢?这句话其实出自孔子所作的《孝经》,身体发肤的论述就出现在《孝经》的第一章《开宗明义》——何为孝?讲孝道的目的何在?我们将这一章读完,就一切自然明暸。

《孝经・开宗明义》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这一章大概是说:一天孔子在家闲坐,弟子曾子侍坐在旁。孔子说:“先祖帝王有至高的仁德、懂关键的治国处世之道,以此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上下和谐,人人都不会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曾子听到问话,为表示恭敬,赶紧站起来离开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于是教导他说:“这先王的高德要道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育的来由。你坐下,我来详细告诉你何为孝道。

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所赐,不敢随便损毁伤残,能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能够立身,必须要遵循仁义道德,为后人留下仁德的榜样,也就能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

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成就自己的德行,以高德立于世间。《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传承和修行先祖的美德。』”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万里间关马伏波——马援

    下一篇: 万宝常谪仙作雅乐 可叹人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