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遐思
2018-06-11

文|贯明

雨后初晴,一个人出门散步遛弯儿。不知不觉地又临近了黄历五月初五,这是一个海内外华人都熟悉的传统节日。先在一些超市和熟食店的摊位上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粽子,价廉而物美。看来商家们看准了节日中的商机,大量地制作粽子也不愁销路。

一般民众只把粽子当作一种可口的美食,有好吃的食物就能开心,至于端午节背后的文化内涵,我感觉有很多人已经是一无所知了。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的教育不过是应付考试,传统文化的内涵越来越被人们忽视了。

高士人品如兰
英灵清香幽远
据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高士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年的此日都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另有史料记载,屈原投汨罗江之后,楚国当地的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由此可见,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唐代文秀在〈端午〉诗中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在中华文化史上,最早欣赏兰花的是高士屈原。他在诗中写道:“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纫秋兰兮以为佩”,揭开了把兰花与道德高尚的人并列的序幕。他具有兰花的品格,清正廉明,正直不屈,他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离骚〉,使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在屈原的青年时期,他就写了〈橘颂〉来抒发他对楚国的热爱,由其诗可见他的才华洋溢。他与楚怀王相交甚好,受怀王重用,曾几何时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然而,在朝堂之上,酝酿著一个针对他的惊天阴谋,佞臣奸妃陷害于他,把他原本前途似锦的人生毁的一干二净。楚怀王听信奸佞小人的谗言,又嫉妒他的才华和谋略,对他先是疏离,后是厌恶,最终将他两次贬谪他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那是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叹息!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公元前278年,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眼看国破家亡,心如刀割。他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屈原犹如降临在人世间的空谷幽兰,他一生辉煌过,落魄过,最终国破家亡。他不愿意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毅然投江,只留下了一腔悲愤的爱国情怀。兰花凋谢了,其淡雅的清香仍在,他高洁的品格,永为后人缅怀。

风景依旧美丽
传统文化何在
我信步走到一个小湖边,看到夕阳西下的余晖照射在湖面上,映出万道金光。又有群鸟飞过,一群又接一群,脑中不自由主地浮现出《滕王阁序》中王勃所写的两句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夕阳普照著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群鸟一起飞翔。大雨之后的湖水显得异常清澈,远远望去,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

此时,小湖的对面走过来几个来自屈原故国的游客,如果只听那乡音,还确实让人感到亲切。不料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开口就是脏话,接著说:“小驴子,你特么快来看啊,好多鸟!好多鸟!真特么的太好看了!”那个被呼为小驴子的年轻人说:“你瞎咋唬啥?就是一群鸟呗!真特么没见过世面!别看这没用的景了,明儿就是端午了,咱赶快买几个粽子回旅馆吃吧。”

听到这些对话,我突然感到一阵阵恶心。未知屈夫子在天之灵,作何感想?一个曾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其举世闻名的传统文化应该是民族瑰宝。

举目长望,湖水仍是那样清澈,晚霞依旧绚丽多彩,诚心祝愿民族之魂的中华传统文化能早日重返神州大地!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唐诗欣赏:青谿

    下一篇: 回忆那时候:我的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