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状元刘春霖
2018-01-27

科举考试是古代选举人才的标准,除了要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还得通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层层考验,才能将状元的桂冠戴在头上。

在中国科举制度存在的整个历史中,仅仅产生出300多位状元,其中,最后一位——刘春霖,是一个非常特别,且值得被后人尊敬与铭记的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
刘春霖,出生于直隶省肃宁县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在府衙当差,母亲为婢女,生活贫困,需靠兄嫂抚养,但他天资聪慧,努力刻苦,因此,在学业上有不错的表现。

然而刘春霖的科考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清光绪29年(1903年),刘春霖与兄长刘春堂一同赴京参加会试,结果却名落孙山。第二年,碰巧遇上慈禧太后的70大寿,特别增加了甲辰恩科,刘春霖再次应考,这次他高中状元,一举成名。后来很多人对刘春霖状元的身分津津乐道,广为传颂,而刘春霖在国难当头拒做汉奸的浩然正气却鲜有人知。

不过,刘春霖高中状元后的第二年,科举考试就被废除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科举制度被彻底取消,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

大楷学颜 小楷学刘
无论诗书,或是绘画上,刘春霖均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他的小楷书法,笔力遒劲、充满美感,观者无不赞叹,因此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的美誉,至今在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的说法。

刘春霖的书法俊美工整,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极大,退隐之后,由于有著状元郎的头衔加持,前来找他题字买文的人络绎不绝,他也因此逐渐声名远播。

忠心爱国 拒当汉奸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回国后,他先后担任咨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师范学校监督等职。

辛亥革命后,刘春霖先后在袁世凯、徐世昌、曹锟当大总统期间,担任大总统府内史、总统府秘书帮办兼代秘书厅厅长、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职。后因目睹当时政局腐败,愤而辞职。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北平。汉奸王揖唐极力邀请刘春霖出任北平市市长。然而无论王揖唐如何游说,刘春霖就是不答应。恼羞成怒的王揖唐便抄了刘春霖的家,并将刘家人全都赶到街上。刘春霖见了后非常气愤地说:“宁作华丐,不当汉奸!”

刘春霖拒当汉奸、不做亡国奴的爱国举动被人们争相传颂著,但刘春霖的朋友却非常担心,纷纷劝他逃往南方躲避,甚至有一些善心人士还特地为他筹措路费,他却沉痛地说:“躲到哪里去?南方的大片国土也沦陷了,总不能躲出国门,流浪到南洋去吧!我是中国人,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国土上。”

1944年,刘春霖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病逝,他的墓碑上留下了“退隐林下,忧国忧民。痛斥贼寇,豪气千钧”的褒扬,他忠心爱国的美名也因此永留青史,代代传颂。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子路两次舞于孔子面前

    下一篇: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