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不存在「奴隶社会」
2016-06-25

中国人都有印象,上学时,对于人类历史,大陆的教科书上讲的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到了现在。在中国古代,「夏、商、周」朝是奴隶社会。奴隶的处境极其悲惨:「奴隶被剥夺一切权利,在暴力下从事最紧张、最繁重的劳动。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全部劳动成果,过著奢侈豪华的寄生生活;奴隶只能获得极少的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

可是有多少中国人想过这纯粹是欺骗!「夏、商、周」朝根本就不是奴隶社会。

夏朝的第一位君主是禹,就是妇孺皆知的「大禹治水」的主角。他当年采取疏导的办法带领人们治理黄河水患,长达十三年,历尽艰辛,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与尧、舜齐名、被后人历代尊崇的贤圣帝王。

商朝的第一位君主是商汤,商汤是一位宽厚仁慈的君主。成语「网开一面」讲的就是商汤的仁慈惠及鸟禽的事儿。不仅如此,商汤还是后世人们效仿的君子典范。《大学》中记载:商汤有一个洗沐用的盘子,上面刻着这样的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说人的身体,每天都会染上灰尘,所以每天都要洗,与此类似,人的精神,也必须每天都濯洗一番,体现出君子的自省精神和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所以中国古人有着修身的传统,君子每天都要修身、反省自己所为是否符合天理,如果不修德,就会放纵个人的欲望,就会因迷失自己而堕落。

而开创周朝的周文王,奉行「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德治,且以身作则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史记 周本纪》上记载了当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虞国、芮国和周国都是商朝的诸侯国。一次,虞、芮两国的人,有了争执不能断决,就来到周国,想请(西伯)周文王作裁决,因为周文王从来都秉持慈善做事,入周国境后,看到了周国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民众都有谦让长者的习惯。这两个人还没有见到西伯,都感到了惭愧,于是互相商议道:「我们所争执的,正是周国人引以为羞耻的事,我们还找西伯干什么,只会自取羞辱。」于是各自返回,互相谦让著离开了。其他诸侯听到这件事,就说:「西伯该是那承受天命的君王吧!」

这些都出自于史籍的记载。在中国古代,人们对记述历史是非常重视的。从中华民族创造文字之初,记述历史就成了历代最重要的工作。造字的仓颉就是轩辕黄帝的史官。在春秋乱世,齐国的伯、仲、叔、季四位太史中有三位被齐国大夫崔杼杀了头,原因是他们坚持要写下一句真话:「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竹简写字十分不易,司马迁硬是在受了宫刑后,藉著昏暗的油灯在竹简上写了五十多万字的《史记》。自汉代以降,「隔代修史」的传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有着连续而准确的信史的国家。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中华武术是 伟大的神传文化

    下一篇: 科学家惊人发现:人死亡时间或可预测